上上禮拜一(十月二十一日)去看了 Verdi 晚年的代表作 Otello。還聽了表演前的演講。

這齣歌劇的劇本是從莎士比亞的劇本 Othello 改編,敘述摩爾將軍 Otello (歌劇版的主角名)的愛恨情仇。簡言之是一則愛與家暴的故事,因此我對於劇情的感想是:請善用 113 家暴專線,行政院衛生署關心您。(整個畫錯重點)

整個故事的情緒都很強烈——主角 Otello 是摩爾人,其它角色是威尼斯人,大概是拉丁民族的熱情本性使然(按),故事劇情很像花系列。我覺得劇情安排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地方。Iago 是本劇的大魔王,因為沒有得到 captain 之職,千方百計地搞破壞,想要毀掉上司 Otello。我好奇的是 Iago 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我能理解他是想毀掉 Otello 的人生,然後呢?坐收漁利嗎?如果讓 Otello 知道自己聽信讒言誤殺深愛自己的妻子 Desdemona,毀滅的效果應該比較大,不過 Iago 應該也不用玩了。還是 Iago 篤定 Otello 發現真相後會馬上自爆,就不會追究自己的陰謀?如果讓 Otello 一直相信自己沒誤會誤殺,Iago 就可以繼續在那個圈子混下去,說不定哪天取而代之。不過這個版本的陰謀帶給 Otello 的衝擊比較小。因此我在想最後一幕 Iago 東窗事發是故意的還是意外。

同時,陷害人的方法很多種,為什麼 Iago 選擇挑撥 Otello 與妻子的感情?或者說,為什麼 Desdemona 的背叛會是 Otello 的致命傷?是不是因為 Otello 身為摩爾人(黑人)的自卑,會讓他在得知戴綠帽(事實上並沒有)時特別憤怒?而齊大非偶的婚姻,是否也讓 Otello 更容易相信妻子紅杏出牆?當然以戲劇而言,這種劇情狗血灑滿天,應該是最容易製造效果的選擇吧。附帶一提,我個人是覺得中華傳統文化中,鮮少以男性出發的愛情;很難想像若這個故事的背景是中國,男主角會因此自殺啦。

另一個思考的方向是 Desdemona 的侍女、同時也是 Iago 的妻子 Emilia 的定位——她究竟是幫哪一邊。如果她是幫女主人的,那第二幕 Iago 從自己手中搶走 Desdemona 的手帕時,她應該就要有所警覺;如果她是幫自己丈夫,那這齣戲就少了她最後一幕站出來揭露丈夫陰謀時的內心戲。根據同是莎劇與 Verdi 歌劇大粉絲說法,歌劇劇本砍掉了很多 Emilia 的戲份,所以才讓人覺得 Emilia 的立場不堅定(誤)。

是說 Otello 和 Desdemona 之間的溝通也太差:好幾次 Otello 因為懷疑 Desdemona 與 Cassio 有染,臉色超臭的,Desdemona 還在那邊喋喋不休要 Otello 將打架鬧事而革職的 Cassio 官復原職,實在也讓人滿無言的。不過如果對象有暴力傾向又溝通不良,還是快逃吧!不要像傻傻的 Desdemona,第三幕都被當眾羞辱拳腳交加了還不逃。 

音樂方面,我通常需要多聽幾遍才能消化(就連我最愛的布拉姆斯也不例外),所以在這邊無法多做評論。以第一印象而言,我覺得我喜歡 Otello 多過 Aida,而重要的原因是我覺得 Aida 有種頭重腳輕虎頭蛇尾的感覺。第一、二幕太華麗了,相對而言第三、四幕就很沈悶。不過 Verdi 粉絲說這是劇本的問題;Otello 劇本作者是當時有名的作家也是莎劇專家,所以劇本本身——不管是從原創還是從改編的角度——寫得比 Aida 劇本好很多,Otello 全劇的音樂也就很均衡。我覺得 Otello 第一幕華麗的音樂有 Aida 的感覺;第一幕結尾 Otello 和 Desdemona 沈醉在幸福中的旋律在其後也有出現。根據演講的講者,Iago 這個角色是邪惡的蛇(莫非是史萊哲林畢業的?),所以他的唱段有許多 trio,模仿蛇嘶嘶吐信的感覺。不曉得是不是國樂常用 trio,我發現我對歌劇中的 trio 非常無感——我聽不太出來是否有 trio。

Otello 的飾演者 Johan Botha 一出場就氣勢萬鈞,直像是一架坦克開出來(我絕對不是在說他的體型)。我忍不住在心裡嘀咕:這不是 Lohengrin 嗎?結果中場休息一看節目單,Johan Botha 還真的就是兩年前的 Lohengrin,看來他的輪廓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我覺得他唱得非常好,演技也非常細緻;即使不是輪到他的唱段,他的表情和其他演員的唱詞劇情也配合得絲絲入扣。比演講時劇院放給我們的錄音、Domingo 唱得 Otello 更好(我覺得 Domingo 有點太溫和了,雖然我超喜歡他唱的 Don Jose)。Iago 的飾演者 Falk Struckmann 也唱得不錯,只是禿頭歐基桑造型不合莎劇原著。其他表演者因為我的功力有限,無法多做評論。

演講中也有特別提到 Otello 是十九世紀末的歌劇,所以這次表演的舞台是根據當時的風格而設計的。芝加哥歌劇院的舞台設計與燈光效果一直都很有層次,這次也不例外地讓我十分滿意。

總之,Otello 是一齣精彩的歌劇;對我而言第一印象沒有 Rigoletto 討喜,不過值得多看幾遍。

 

按:據說莎翁有不少以義大利為背景的劇本,該不會是義大利人比較戲劇化的關係吧。

arrow
arrow

    枕流漱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